舊金山的唐人街是美國西部最大的可與紐約唐人街相比的地方,Grant Avenue和California Street交叉處為其中心形成,這里大約有八萬余名華僑居住。這里所寫的所聽的都是漢語,所見的都十分有中國傳統風格,宛然是一個小中國。唐人街具有自生活雜貨至珍貴珠寶所有中國貨,還保有傳統餐飲及建筑穿著,游客盡可享受多彩多姿的中國文化。唐人街好去處是,如天后古廟,舊金山好運餅干(Fortune Cookie:餅干里抱著由議長謝有跡象話語的字條)工廠, Portsmouth廣場等。Portsmouth廣場,1839年原來以耶爾巴布埃納鎮的公共集會場開始,現在變成為華人集合場所,早晨可見練習太極拳的人們,夜晚可見玩撲克牌打麻將的人們。唐人街最引人注目的地方就是在Grant Avenue上坐落的唐人街大門口。這是由Clayton Lee設計,建于1970年,其材料來自臺灣和唐人街文化開發委員會捐助。其外,Grant Avenue和Stockton Street之間的唐人街胡同里,可見許多傳統商店及餐廳和舊屋。唐人街到晚上十點左右還熱鬧,比其他地區安全。之外,從此朝北走一段距離,就可到達百老匯大街,這便是舊金山最佳夜生活地區。
唐人街的入口是在布什大街上格蘭特街的南端,大門以綠瓦蓋頂,幾條生動的龍很有中國的味道。格蘭特街是社區內主要的街道,密布著商店、餐館,絢麗的門面吸引著游客和市民。中國文化中心舉辦華裔美國人的各種展覽,也安排唐人街歷史游、唐人街美食游。華人歷史會社講述著唐人街的歷史和華人在美國的艱難歲月,各種文獻記載也證明了華人社區對舊金山歷史的貢獻。唐人街最好玩的街區就是韋弗利廣場。這里的許多建筑都是由華人慈善組織捐助修建的。羅斯巷則是深藏在街區中狹窄弄巷的典型,不時有甜點心的香味從巷里飄出。太平洋遺產博物館也是值得一看的。
沒有什么比唐人街電話交換臺的故事更能使人明白唐人街的復雜性。交換臺隸屬于廣東銀行。這座造型為寶塔鎮頂的建筑物建于1909年,內置一套獨特的外語電話交換臺,當缺乏人情味的自動化世界于1949年到來時,這座交換臺便關閉了。設在假日酒店里的中國文化中心舉辦與華裔美國人的種族遺產有關的各式展覽。它也安排唐人街的歷史游和美食游,想要透徹地了解唐人街不妨來此一遭。
如果你有心,不妨把曾到過的唐人街來一番大比拼,或許會發現其中樂趣無窮。
中國人的歷史總是以悲情為地基,以磨難為梁柱,打造出安身立命的生根地,其間的辛苦和付出,你在唐人街看得到、聽得到,也吃得到。
19世紀末時,中國移民像「賣豬仔」似的被運來加州修筑太平洋鐵路和淘金,對當地的經濟建設貢獻厥偉,但他們卻與義裔移民、黑人、窮白人、水手一塊兒被當時的政府視為「次等公民」,并規定他們居住在特定區域內以免「污染」其它地方。他們只好在以都板街(Grant Ave.)為中心的小范圍內活動,后來這里又遷入了新的移民,發展至今,便成了現在的「唐人街」,也是亞洲之外最大的華人社區。
「唐人街」共占有16條街口,有10萬華裔居民,最好的游覽方式是由都板街和Bust 街交會的「天下為公」牌樓進入,首先會經過歷史悠久的「圣瑪麗古教堂」
圣瑪麗古教堂
它為當地信仰羅馬天主教的華裔居民視為精神中心,建于1854年,所用的磚頭是老遠由智利合恩角運來的,色澤赭紅古雅,附設的小學是美國最古老的華人學校。
天后廟街
天后廟街向有「彩繪牌樓之街」的稱呼,粉紅、鵝黃、淡綠和磚紅的彩樓相映成趣,讓人想起古時拋繡球的千金小姐和打擂臺的俠客,這條街景曾出現在電影「喜福會」之中,因為是條小巷子,不是很好找,記得帶著唐人街地圖才能按圖索驥。
花園角廣場
這里是舊金山市內最早飄起美國國旗的地方(1846年),也是最早宣布舊金山發現金塊引發淘金熱之處,如今這里被改建成一個公園,成了小型的兒童樂園和老人舒活筋骨的場所,廣場背后便是金融區,摩天大樓和廣場內的佝僂老者相映成趣。傳統與現代、守舊與創新的距離不過是一街之隔,在舊金山你常可以發現這種有趣現象的存在。